您的位置:首页 > 电脑网络 > 软件 > 朝处韩风应识它

朝处韩风应识它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8 22:44   浏览 N 次  

朝处韩风应识它

——漫谈韩国青春时尚剧

近日迷上了韩剧,《豪杰春香》、《咖啡王子1号店》、《达子的春天》、《谢谢》,《狼与狗的时间》,甚至连早已看过的《浪漫满屋》、《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也拖出来一再温习。

同事总取笑说,以你老人家24岁的高龄,竟像个小孩似的对着电脑屏幕又哭又笑,癫狂异常,岂不有损几年来潜心修炼的稳重形象?每逢此时,我便扼腕长叹:你只知我喜悲于色,又怎知我所为何故?我喜是因为竟然有人能大批量地生产出勾人情感的影视作品,悲的是生产它们的却不是我们自己。

同样是“爱情”,简单两个字,人家小韩的编剧就能折腾出千百种的花样来,什么两小无猜,被迫分离啊,什么都市情感,契约恋爱啊,什么变身有术,雌雄难分啊,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结构,让他们这些大厨煮炒煎炸,硬是组合出一道道鲜活可口、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就算是同样的原料,只要放入不同的调味酱,人家也照样有本事一展身手,调制出不一样的风味来。

就拿“契约爱情”来说吧,这在韩剧中简直普遍到泛滥,《浪漫满屋》、《我的名字叫金三顺》、《达子的春天》等等等等,你明知道所有的情节都不可避免地照着“缔结契约——假戏真做——契约暴露——被迫分离(饱受煎熬)——最终团圆”的老套情节发展,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坐在电视机前,左手一杯水,右手一纸巾,跟着男女主角又哭又笑,疯癫成魔。

什么叫高明?真正高明的设计者不是不动声色地突然给你一闷棍,而是让你明知道前面是陷阱,却仍然心甘情愿义无返顾地跳下去!

近年来,总有很多人在批判韩剧文化,照我看,这完全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典型心理。人家能风靡到如此程度,自然有其成功之处。咱们这些号称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编剧导演们能不能拉下面子,走下高高的评论台,学学别人的专业程度啊。

说到专业,首当其冲的就是编剧。小韩编剧的宏观微观的调控能力在上面已经有所表述,就算他们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大结构上存在着大同小异的弊病,但毕竟是属于其本土的原创文化。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纵观这数十年,大陆、连带港澳台,又出了几部让人激赏的偶像剧?被逼无奈之下,这几年台湾开始大量利用日本的漫画翻拍成剧,可一旦拿这些成片与日本本土翻拍剧一作比较,其反差之大,唉,不说也罢。

抛去原创,小韩编剧非常注重剧本与电视这一媒介的融合性。他们采取的是“单一的人物关系,复杂的情感纠葛”这一表现形式,往往一部戏中除了男女主角外,基本上只有促进线索发展的男女二号,剩下的完全可做隐线人物。比较起复杂纠结的故事情节,编剧更侧重的是内心的感情起伏,他们将人物全部锁定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小圈子中,浓墨淡写中让所有的矛盾渐渐酝酿、凸现、然后爆发成午夜星空下的璀璨烟花,让一路跟来的观众应接不暇。

编剧的这种封闭式的结构无形中给导演以极大的方便,简单地几个场景的切换,完全可以利用受众对熟悉环境的亲切心态,全力刻画身处在环境中人物的情感纠葛,从而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竟然是青春时尚偶像剧,编剧自然必须对现代年轻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一点,也是我最佩服小韩编剧的地方。近几年,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的不足,抛去“兄妹错认,绝症而亡”的老套情节,一大批的年轻编剧开始转向都市生活。他们往往以女主角的情感起伏为全剧的主线,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致画面,讲述着我们这些普通人都会面临的生活。这种无距离的透析,让受众对主角的每一次抉择都产生强烈的共鸣。

小韩编剧最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从不像咱们国内一样高举着“×××的旗帜”,片子还没开始,就恨不能教育这个、教育那个,大道理小道理讲了几箩筐。人家懂得另辟幽境,时不时通过男女主角的嘴巴,说出一些极有哲理的爱情人生理念,于是整个剧集的积极主旨就在这些对话里慢慢凸现出来。我想当年《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以及现在《达子的春天》为什么那么火暴,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三顺和达子喊出了现代人所缺少的情感论吧。

谈完编剧,再来讲讲小韩的导演。作为全剧统筹整局的首要人物,他们的专业程度简直已经到了让我膜拜的程度了。别的不说,单就其牢牢抓住“青春时尚”的功夫,就足以让咱们那些所谓的大导演汗颜了。市场,对于小韩导演来说,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血脉。大到演员的服装,剧集的主题音乐,小到男女主角的发型,女主角的项链、耳环、头饰,甚至是男主角一个小小的领带夹,都走在了潮流的最前端。一旦剧集热播,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就会快速地流入市场,带起新一波的时尚旋风。其狂暴程度,就连只能在局部肆虐的“韦伯”也要退避三舍。

除了宏观的调节,小韩导演细腻的拍摄手法也值得称赞。当初在看季节四部曲尹锡湖导演的《春天华尔兹》时,金黄色的油菜花,葱绿成片的麦地,清澈透明的蓝天,湛蓝深邃的大海,银白无垠的沙滩,还有在其中嬉戏的小小少年,那情那景,美得让人落泪。

若是外景,小韩导演极善于采用广角镜头,将距离与人物远远拉开,以景衬人,以人融景,当音乐一响起,所有的情绪便奔涌而出。若是内景,他们则大量运用特写,镜头从细微处见真情,整个画面的构架永远是那么饱满统一,让受众感受情节的同时,也享受着视觉的冲击。

我曾认真注意过《谢谢》里的镜头,当忧伤的男主角来到海边时,大片的松树林里,导演不让他坐这里,也不让他坐这里,偏偏选择在靠近大海的两棵弯曲向上的松树之间,当镜头一拉开,远在天边的是将逝的夕阳,与天相接的是冷浚的大海,与海相接的是苍凉的沙滩,与沙滩相接的是两棵孤独相望的青松,松树下,是那个男人凄苦的背影。这种层次感、构架感,若不是导演的认真和专业,又怎会在韩剧里比比皆是?

如今韩剧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朝处韩风应识它”,只盼咱们国内的编剧导演能把眼睛从别人的短处挪挪位置,多学习一下人家的长处和经验,什么时候也能刮起一股“汉剧热潮”,到那刻,我才是真正的喜泣交加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