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脑网络 > 互联网 > 新“逍遥游”:南华精神与网络风范

新“逍遥游”:南华精神与网络风范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3 02:02   浏览 N 次  

  ――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传播

  厦门大学中文系 黄鸣奋

  南华精神离网络风范并不遥远。我们所说的“南华精神”,指的是庄子以追求自由与达观为特征的思想,凝聚于“逍遥游”。“逍遥游”是今本《庄子》的首篇,[1]“逍遥”、“游”则是《庄子》全书中大量使用的词语。据刘笑敢统计,“游”在《庄子》一书中出现96次,“逍遥”一词出现6次。相比之下,先秦其他子书很少使用它们。因此,他认为“游”与“逍遥”是《庄子》中最有特色的词。[2]事实上,“逍遥游”本身构成了庄子最有特色的思想。我们所说的“网络风范”,则是指人们在以现代高科技为依托而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过程中应有的某种风度或气派。这种风范同样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由与达观的追求。

  早就有学者指出:“庄子哲学中有许多与现代文明观念相吻合的思想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张扬个性、和谐精神、不为物役、生态智慧、返朴归真、宽容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借鉴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3]现代化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现代化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的热点之一,不过,“现代化”本身至今仍是一个见仁见智、聚讼纷纭的学术范畴。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与历史学家各持各说,还有一些学者则企图为它下无所不包的定义。尽管如此,科技现代化无疑是现代化最为活跃、最富于推动力的方面,而信息科技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笔者倾向于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4]现代化既是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又是复杂的社会运动。科技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而信息技术又是现代科技的龙头。以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大大提高国民生产率,这就是现代化进程中所提出的信息化要求。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大规模网络建设,正是上述要求使然。

  作为现代化具体要求的信息化,或许可以说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才出现的。不过,如果我们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人类历史的话,便不难发现信息化实际上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长期使命。当然,这里所说的信息化是广义的。一般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分别以语言的诞生、文字的应用、印刷术的问世、电磁波的利用、计算机的发明为里程碑的五次信息革命。每次信息革命都大大提高了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印刷术的普及为人类知识的生产、积累与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为第一次科学革命(以16世纪哥白尼天体说的提出、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为标志)、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开发蒸汽动力技术为中心)准备了条件,因而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到来。电磁波的利用本身就是19世纪下半叶科学革命的主要课题之一,正是这次科学革命为以电磁能量转化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准备了前提,从而为19-20世纪之交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铺平了道路。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始于20世纪下半叶,其驱力来自创造了包括能源、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等在内的新兴技术群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同前两次技术革命一样,第三次技术革命也从先于它而发生、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为旗帜的第三次科学革命中获益。在这次技术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迅速成为重要角色。

  人类历史上每次信息革命都以传播技术的突破为契机,都以创造了新的媒体为成果。现代印刷术的直接成果之一是作为大众传媒的报刊。世界上的第一种报纸虽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邸报),但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现代报纸则是在欧洲人对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加以改良后才得以普及的,期刊的繁荣也以此为背景。19世纪电子技术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是20世纪电子媒体崭露头角的准备。没有1831年美国尤素福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