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春秋-红土情怀(一百五十八)半岛特有抗法文化
luyued 发布于 2011-04-17 04:47 浏览 N 次半岛春秋-红土情怀(一百五十八)
番鬼托梁:特有的抗法文化
保存于博物馆里的番鬼托梁木雕
清末时期,雷州半岛一些民间建筑如宫庙、会馆的门檐,有不少是以木俑代替木架垫的。这些木俑大部分是根据“番鬼”(法国人或越南人)的形象,用概括、夸张的艺术手法雕刻而成的。其中艺术特色较强的要算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的三帝庙(宋代庙宇)等。该村在1915年修葺时,特别在庙宇门檐增设两尊“番鬼托梁”的木俑。据湛江市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这些栩栩如生的木雕,是雷州半岛特有的艺术珍品,它反映雷州半岛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无限的爱国热忱及民族自尊心,具有很高的地方历史研究价值。
东岸村三帝庙的番鬼托梁木雕
国家一级文物番鬼托梁木雕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强租我广州湾(湛江),在广州湾统治47年时间中,雷州半岛人民深受其害。广大群众不甘受殖民者的欺凌,有时亦采取某些“小动作”来对法国警察进行有限度的报复,如讽骂、刁难等等。后来,有位爱国建筑行业的设计者倡造,乘民间宫庙、会馆等建筑或修葺之机,让木匠在屋门前檐的木支架结构中设计几个“番鬼”当作木垫,人们领会了木俑的意思,称它为“番鬼托梁”(有的地方称为“洋人托梁”)。工匠们通过精雕的木俑来发泄心中的愤恨,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刻画侵略者的丑恶形象,寓意他们被木梁压住,永世不准翻身,以灭其威风。
雷州市北家村雷祖庙的番鬼托梁木雕
此类木俑高约45厘米,身系红带或蓝、绿带,以法国国防军(俗称红带兵)、法国警备部队(蓝带兵)、法国警察(绿带兵)为模特。木俑的姿势各种各样,如红带兵雕成单膝跪、左手撑、高帽、侧头、卷发、似哭似笑;蓝带兵则一腿跪,另一腿盘曲,左手托梁,长裤,表情痛苦。有的还表明木俑的军阶。有的还另外雕刻了凶恶的貔貅或狮子与他们一起托梁受罪。据有关史料记载:红带兵是1899年11月法国从越南调派来的,其中法国人有150名,越南人200名。职衔级别俗称为:四划(团级)、三划(正营级)、二划(副营)、一划(正连)、百长(排)、七长(班)、五长,他们穿的是尼龙制服,上衣袖子处缝有黑色金边的布条,令人看上去就知道是几划官。红带兵的裤子很短,裤脚盖到膝盖处。戴头盔,每逢举行大庆节日时(如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节),人人还有一条红布从右肩臂横挂到左腰,因而得名”红带兵“;蓝带兵则是法国统治者为了“以华制华”而建立的。最高宫员为三划,总兵人数大约350人,主要来自越南和雷州半岛,穿蓝色制服,裤子长长的,头戴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帽子(有点象清兵的帽子);绿衣兵,机关叫警察署(又称绿衣楼),正职(二划)称”绿衣头“,士兵称“绿衣仔”,有150多人,绝大部分为中国人。当时,法国殖民者看到这些表情痛苦的木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
麻斜候王庙的番鬼托梁木雕
麻章武帝庙的番鬼托梁木雕
“番鬼托梁”木俑的造型以法国侵略者为原型。各地庙祠的“番鬼托梁”又迴然不同,各有特色,突出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成为典型奇特之民俗事像。太平镇东岸村三元宫的“番鬼托梁”左手托梁,右手拿着一串铜钱(清代钱币)。根据当地庙祝老人介绍,当年法兵征田亩税,遭到村民不满进行反抗抵制;后来,村中的木匠能手卢成诰等人便将法国侵略者制成木俑,形象清晰、突显。寓意借助中国关公神的力量镇慑他们,让洋鬼子永远不得翻身;服服贴贴地跪在那里托着木横梁,做奴才,任由中国老百姓主宰。充分体现湛江人民的不屈不挠、敢于反抗蔑视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坡头区石门的康皇庙的“番鬼托梁”又以洋鬼子嘴叼着洋烟斗,左手却托着木梁,意思:尽管洋鬼子趾高气扬,也被我人民所制服。太平镇东岸村三元宫庙门前还保存清朝时著名的文人学士陈乔森题书楹联:“元恩深雨露德弥天地,武义壮山河忠贯古今。”吴川县三柏管区李氏大宗(祠),过去是川西人民抗法的总指挥部,附近也是抗法的战场。当地人民不堪侵略者霸占国土,便在大宗祠大门口高高的四根石柱子牵梁上,每边各装上一个番鬼托梁的木俑,当年驱抗法国侵略者,缩小租界后,是当地老百姓庆祝胜利的作品,见证历史的陈迹。
南田天后宫的番鬼托梁木雕
麻斜镇罗侯王庙的“番鬼托梁”是洋人模样,头发卷曲,蓝眼睛、鹰鼻、戴洋帽子,作下跪状,左手托梁,右手拿着一只当地称为鹩哥的鸟,意思是洋鬼子像鹩哥学舌,旁边置放狮子监管“番鬼”,寓意侵略者被我人民制服。1898年,法国“租借”广州湾,总公署设在麻斜,并建军营,称为“东营”。接着侵略者得寸进尺,竟限令拆毁张氏祖坟和强占“罗侯王庙”。民众闻之,怒不可遏。四百多人在张魁开、张达令率领下,一半守坟,一半守庙,并以罗侯王庙作抗敌指挥部。乡民手持刀叉、棍棒,面对荷着洋枪的红毛鬼子奋勇抗争。正当双方相恃最激烈时,庙顶忽然亮出一道红光,直冲公署首领的头顶划将过去,只见他闭着双眼,用拳头猛擦额头,象木鸡似的直立着。原来他已被乡民的怒吼声和利剑般的神光镇住了,只好灰遛遛地退走并宣布取消限令。抗敌胜利后,老百姓集资修葺罗侯王古庙;并为胜利纪念,特别在庙前檐两侧各雕一个“番鬼托梁”,旁边又雕刻一对狮子监管洋鬼子,以扬乡民之豪气,大显罗侯王之神威。
民国初年,雷州半岛很多宫庙、会馆都有“番鬼托梁”这类木俑,但有不少的木俑在破“四旧”年代或重建时废毁,现在看到的多为仿制品。如高州会馆原有的八尊形态各异的“托梁番鬼”,在“文革”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成了“残兵败将”;遂溪县杨柑镇河图仔村郑氏祠堂的两尊“番鬼”也被破“四旧”破了半边;麻章营部-——武帝庙(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雷州市乌石天后宫的都是后来的仿制品。专家调查研究,目前尚存原物的很少,唯有麻章区东岸村的三帝庙、麻斜的康王庙、雷州市下岚南村的“超海宫”和北家村的雷祖庙。中国军事博物馆《近代战争馆》、湛江博物馆亦珍藏着番鬼托梁木俑。也许其他村庄还有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三帝庙的番鬼托梁木雕
每年的农历正月至十一月,这些村庄各定时间在具有“番鬼托梁”的庙祠举行盛大的驱除鬼疫、遣灾纳福的祭祀庙会活动。同时根据法帝侵略我国领土、欺凌百姓,他们声讨法帝罪行,用木雕形式刻制“番鬼托梁”,通过庙会炷香拜祭诸英雄神灵,驱赶法国侵略者。正是这种愿望,充分体现当地人民的愤怒气概。在法国侵略者虎视眈眈之下,老百姓敢于挑战敌人,运用神庙装饰民间艺术手法雕刻“番鬼”木俑,诅咒、讽刺针贬侵略者,可谓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地民间艺人将“番鬼托梁”木俑安装在神庙的木梁上,让“番鬼”托住木梁,耻辱法国侵略者。
幸运的是,“番鬼托梁”木雕已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坡头区石门镇发现的“番鬼托梁”彩色木雕,九十年代初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珍藏在湛江市博物馆里。面对“番鬼托梁”木雕原物的日益减少,有关专家表示十分的担忧,他们强烈呼吁:要切实保护好现存的“番鬼托梁”木雕,不能再让这一雷州半岛特有的艺术珍品受到不必要的破坏。
相关资讯
- 05-20· 证 据 目 录的格式
- 05-14· 发现一个BUG nForce2 的主板
- 05-14· NEC EXPRESSCLUSTER X3.0 FOR WIN
- 05-14· 最近有什么好听的歌呢?
- 05-13· 小园子的惊喜
- 05-13· 推荐的电脑配置
- 05-13· 飒飒秋风起,点点胭脂泪
- 05-13· 振作!!
- 05-11· 宏碁/精英有意并购浩鑫
- 05-11· [转]真实:17岁少年在校不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
- 05-09· 3、21--3、25成长足迹公布
- 05-09· 和小伙伴闹矛盾(3月5日)
- 05-09· 浩鑫简约 X27D
- 05-09· 今天有点烦躁
- 05-09· 为什么富士康郭台铭最看
- 05-09· 南通热线信息超市_南通汽
- 05-09· [置顶]iPad2零组件供应商剖
- 05-09· 北京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
- 05-09· 富士康去年亏损2.18亿美元
- 05-09· 《富士康十二连跳在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