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脑网络 > 电脑 > 京东方液晶业务将与上广电及龙腾合并

京东方液晶业务将与上广电及龙腾合并

luyued 发布于 2011-04-17 16:53   浏览 N 次  

京东方液晶业务将与上广电及龙腾合并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2:12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12月29日消息,京东方昨日宣布其液晶生产线业务将与上广电、龙腾两公司合并,原因是为提升大陆液晶产业的竞争力和股东价值。

据了解,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是目前国内液晶生产线的三强,也是国内仅有的三家使用第五代线的液晶生产企业。

京东方在28日发布的股市公告显示,三方将整合包括大尺寸液晶面板及上下游的资产和现金在内的液晶生产线业务。

届时可能组建一个新的公司,也可能在三者之间选择一家公司为主导。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基本确定会以京东方为运营主导。

公告还表示,三方近期将聘请评估机构对各方业务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根据资产净值、评估价值,各方协商确定各自投入的比例,进而确定各方在合并后的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有关新公司的更多细节,有待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

有分析人士表示,液晶生产线有着投入巨大的特点,为保证正常运营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合作而共存也许是国内液晶生产企业的最佳选择。(马城)


京东方分身乏术:深圳聚龙或将抛弃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郎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京东方即将迎来连续第9个季度的亏损,而上广电NEC和江苏昆山龙腾光电的亏损也不过是“还没露出水面的冰山”——他们都将亏损归结于规模的劣势,于是走上了联合之路。

虽然2006年12月28日签署的只是《意向书》,但三方联手决心已定。

冲击台湾二线厂商

在此之前,京东方于2006年定向增发募集18.6亿元,将其第五线的月产能从6万增加到8.5万张,上广电NEC也将其五代线的月产能由6万片扩产到9万片,并且与昆山的龙腾光电建立战略合作,尽管如此,二者规模仍然偏小。

液晶产业的生存法则是“规模=生存”,三星和LG-飞利浦长期分据液晶屏20%以上的市场,导致了2006年小规模台湾面板企业的联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友达与广辉的合并,而近日有传闻称,排名第四的奇美正在与台湾另一厂商TPO display商议并购时宜,群创光电和翰宇彩星也在计划合并。

如今这一势头已经蔓延到大陆液晶面板商中间,虽然京东方、上广电NEC和龙腾光电三方只是达成了意向书,2007年6月前如果无法就细节达成一致,整合可能无法进行。但是一旦成功,其20万片/月的规模可能会对台湾同行造成一定冲击。

据了解,目前除三星、友达和LG-飞利浦分别占据20%-22%的市场份额外,台湾地区的奇美占据了14.5%左右的市场,而中华映管、翰宇彩晶则分别占据7%和4%的份额,大陆除深天马以外的几条线则占6%左右。

“液晶面板产业投资巨大,目前的竞争态势依然是规模的竞争。”DISPLAY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告诉记者,“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的合并,将对台湾的二线企业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不光是投资第6、7代线的资金实力,而且还有争取客户支持的能力。”

奇美电子电视面板处处长陈立宜也表示,“目前液晶面板的竞争正进入寡头时代,动辄30亿美元一条线的投资对于小规模的企业是无法承受的,要想继续生存,他们就必须联合起来。”

京东方分身无术

奇美电子中国区有关人士表示,“这三家企业的合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其产品规格太少而且比较落后,还没有一条6代以上的生产线,实际上对液晶面板的整体格局难以造成真正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家企业一共拥有6条液晶屏生产线,其中有三条是京东方收购的4.5代线,目前由于长期亏损已进入破产边缘;此外的三条5代线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昆山,这些生产线的产品目前只能切割26寸的液晶电视面板,其主导产品依然是15英寸、17英寸和19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产品。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已开始从32英寸、37英寸向40英寸以上扩展,26英寸已经成为小量市场;而液晶显示器也开始向20英寸、22英寸扩展,而合作三方的主流产品15英寸、17英寸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京东方2006年上半年想参股深圳聚龙光电,酝酿一条第6代线。今年初成立的聚龙光电总投资将达到24亿美元,虽然有创维、长虹、京东方等6家企业共同投资,但12亿美元的注册资金的筹集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与此同时,龙腾也在筹划第6代线的建设,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融资机制,资金筹集成为最大的困难。龙腾找到了京东方,然而占聚龙40%股份的京东方仅在聚龙的注册资金投入就需要4.8亿美元,如果三家整合后还需要在上海或昆山建设新的6代或7代线,京东方可能陷入分身乏术的境地。

有业内专家分析,“京东方不太可能在上海和深圳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一直在拖后投资时间的聚龙可能会被京东方抛弃,以京东方、上广电NEC和龙腾合并后的规模,在上海建一条6代线绰绰有余。”

记者就此向聚龙光电总经理刘晓东求证时,他表示,聚龙还在筹集资金的阶段,京东方与上广电、龙腾的整合也还是个意向,所以京东方投资聚龙的态度还没有改变。

京东方破解烧钱困局 聚龙光电扮演桥梁角色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10:11 财经时报

京东方追随的策略造成巨大的财务成本,在以20亿的亏损为代价总结发展方向,国内发展液晶面板不能再单纯依靠投入资金上新世代生产线,而应该努力降低上游采购成本,解决产业链配套问题,提高企业议价能力

G京东方(000725)可能还要继续忍受亏损的煎熬。

在过去的15个月(2005年全年及2006年一季度)中,这间目前国内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累计亏损达到20多亿元。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将其股价从2004年11月的9元左右,抛弃至目前的不足3元。

伴随着亏损的消息,G京东方决定定向增发15亿股A股,用以对其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技改项目的投资大约需要32亿元资金,业内人士测算,如果顺利,此次募集资金大约能达到40亿元左右。

“短期内不要指望京东方能大幅盈利,”中华液晶网资讯总监张新岗对《财经时报》说,“即使亏损,它也已经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好的作用。”

G京东方显然不想仅仅成为中国平板产业链条上的一面旗帜。一系列的脱困扭亏计划,正在操作之中。

周期之痛

五一长假前两天,G京东方接连三份有关业绩的报告,震动着投资者的神经。2005年年报报亏约16亿元;2006年一季报又报亏近5亿元;另一份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将继续亏损,亏损额度尚无法估量。

实际上亏损从2004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了。G京东方的解释是,由于受液晶行业周期性影响(俗称“液晶循环”),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液晶面板价格大幅度下降,且下降趋势一直延续至今。加上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远远低于液晶面板下降幅度,导致包括G京东方在内的面板企业陷入亏损。

资料显示,2004年6月液晶面板价格到达高峰后,从当年7月开始跳水,2005年一月跌至谷底。后面出现缓慢回升,到2005年三季度再次达到较高水平,并在随后的四季度回落。业内人士测算,2005年三季度高峰时和一季度低谷时的价差仅有百分之十几,并不十分显著。

中华液晶网张新岗对《财经时报》分析,在过去,液晶循环往往导致平板企业业绩大起大落,在谷底时大幅亏损,高峰时大幅盈利。但目前,行业周期已经不如过去明显。

正是由于液晶面板行业正在呈现周期淡化的特点,企业间的竞争力差距日益显著,G京东方这样的二线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难。“过去二线企业熬过最艰难的低谷,仍有可能在高峰期获得高回报,积累发展资本,但现在京东方已经没有那个高盈利阶段,一直处在消耗中。”张新岗说。

由于难以利用行业周期获得有效的盈利 ,G京东方只能依靠其他融资渠道获得平板生产所需的大资金。有数据显示,京东方目前拥有的液晶屏第五代生产线,投资额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另外日常的技术更新和维护,每年还要投入2亿多元。

这致使G京东方不得不背负起高达84%的负债率,2005年仅支付利息就消耗约6.5亿元。昆仑证券分析师黄硕用“小马拉大车”来形容G京东方面临的艰难处境。

在其定向增发A股的方案设计中,涉及部分债权转换股权,可见增发既为筹集资金,也为降低资产负债率。业内人士认为,G京东方努力降低负债率,也有利于其吸引新的战略投资伙伴。增发有望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完成。

分析人士估计,G京东方的业绩状况可望在下半年的液晶面板销售旺季出现好转。

聚龙光电的角色

与增发消息一起流传的,是G京东方入主由四家彩电生产企业共同注册成立的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龙光电)。

G京东方的入主相当低调,《财经时报》采访时发现,四家企业中的一些新闻发言人并不知道G京东方入主聚龙光电的消息。G京东方入主前,今年年初刚刚成立的聚龙广电由创维、TCL、长虹和康佳四家彩电制造企业,以及负责为深圳市政府寻找高科技项目的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公司共同组建。G京东方日前宣布以800万元注资,持股40%。

业内普遍认为,G京东方入主聚龙光电,是为上马新世代生产线。坊间流传聚龙光电的目标是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显然第六代线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也不太符合G京东方目前的转型目标。

第六代线的优势在于切割30英寸、37英寸等规格的液晶面板。第七代线的优势在切割32英寸、40英寸、42英寸以及46、47英寸等大规格的面板。从目前液晶电视的终端市场需求看,40英寸以上的电视需求旺盛。韩国三星就已经跳过六代,直接进入第七代生产线的开发。

此前,G京东方在产品选择上出现的问题,也是导致连续巨亏的因素之一。G京东方目前主营产品为17英寸的面板,这是此次液晶周期中价格波动最大的产品,其单价从2004年6月的280美元左右,跌至2005年的150美元左右,跌幅近47%。上个月,17英寸面板价格在每片约120美元,跌至G京东方成本线以下约20美元。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G京东方已经尝试开发20英寸等其他规格的显示器面板。其在韩国收购的子公司BOE-Hydis也在向手机、监视器等小型面板转型。但是,液晶面板的产品开发,需要得到下游客户五至六个月的认证,这个认证过程是下游客户根据新的面板产品特性,进行内部研发、配件组织等。因此,G京东方的产品转型效果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显现。

家电业资深分析人士刘步尘对《财经时报》说,G京东方没有得到彩电客户,是一个重要缺失,因为这部分客户增量迅猛,而且对产品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利润率更高。

美国著名平板电视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日前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10年液晶电视在全球电视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8%,超过显像管电视。DisplaySearch预计,今年全球液晶电视产量将达4175万台,市场份额为21.9%。

然而G京东方目前拥有的五代线,最大的合理切割尺寸为26英寸,在目前32英寸至40英寸市场需要旺盛的情况下,G京东方受生产线所限,没有竞争力。

由此看来,入主聚龙广电,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拉拢下游彩电企业的作用。

聚龙广电不论投资六代线还是七代线,资金无疑是需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四家家电企业一共投入1000万元,聚龙光电的注册资本只有2000万元。六代线的投资一般在18亿美元左右,七代线则在23亿美元左右。深圳市政府即便愿意买单,显然也难以消耗这样规模的巨额投入。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